心学 ========= 基于陆王心学的核心教义。 ---------- 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流派,由南宋陆九渊开创、明代王阳明集大成,核心思想强调“心”作为宇宙本源和道德主体的地位,其教义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核心命题** 1. **心即理** - 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宇宙的普遍法则(天理)与人的本心本质同一。 - 王阳明进一步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真理和道德规范皆内在于人心,无需外求。 2. **良知与致良知** - 王阳明认为人人先天具有“良知”(即辨别是非善恶的本能),它是道德实践的根源。 - “致良知”要求通过实践恢复并推广良知,达到“知行合一”。 3. **知行合一** - 批判朱熹“知先行后”说,主张知与行不可分割:真知必包含行动,行动本身即是知的体现。 - 例如“知孝必表现为行孝”,脱离行为的“知”并非真知。 **二、实践方法** - **简易直截**:反对繁琐的经典考据,强调直指本心、顿悟真理。 - **发明本心** (陆九渊):通过内省回归本心的澄明状态。 - **事上磨练** (王阳明):在日常生活和事务中践行良知,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悟。 **三、思想特点** - **主体性觉醒**:高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人可为圣贤”。 - **平等精神**:否定权威垄断真理,强调庶民与士大夫同具良知。 - **实践导向**:注重道德实践的实效性,而非理论思辨。 **四、与程朱理学的区别** - 程朱理学主张“性即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向外求理; - 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认为理向内求,依赖本心直观与实践。 陆王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日本阳明学及近代东亚思想启蒙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强调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精神至今仍具启发意义。 ------------------- .. toctree:: :maxdepth: 3 grok gemini copilot chatgpt ds 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