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Schmitt ============== 基于卡尔·施密特(Carl Schmitt)的政治法学核心思想。 -------- .. note:: 近年来,以施密特主义为中心,:doc:`马基雅维利 `、 :doc:`霍布斯 ` 等人的国家理性一脉学说在一些知识分子那里大热, 他们对国家的理解充满着德国浪漫主义式的膜拜:国家不再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而是有着自身目的、理性与功能的有机体;国家权力不再是不得不有所限制的必要的恶,而是代表民族整体利益和公共意志的善;国家将不再受到宗教和伦理价值的束缚,它具有自主性的理性,拥有不可分割、不可转让、至高无上的主权意志。 卡尔·施密特是希特勒的桂冠法学家,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法学家之一,有“20世纪的霍布斯”之称, 国人也常将其称为现代西方“法家”。 施米特的思想深刻批判了自由主义法学和政治学的核心假设,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政治领域的独特性与首要性不容消解,其本质是“敌友划分”;主权者在于决断“例外状态”,而非遵循规范;自由主义的议会制与法律秩序无法应对政治现实,其“中立化”企图最终将导致虚弱与危机。** 他的思想尖锐而富有穿透力,其核心建立在以下几大支柱上: 一、核心命题:政治的本质是“敌友划分” 这是施密特最著名的理论。他认为,政治是一个 **独立的、不可化约的领域**,有其独特的、最极端的标准。 * **政治的标准**:政治的核心标准既非道德上的“善恶”,也非经济上的“利害”,更非审美上的“美丑”,而是 **“敌友划分”**。 * **敌人与朋友**:这里的“敌人”是指 **公敌**,即在公共领域上与“我们”在生存意义上 **对立、可能发生冲突的群体**。朋友则是与之相对的、在生存上联合的群体。 * **政治的极端性**:敌友划分意味着冲突的 **可能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种冲突可能导致 **肉体上的杀戮战争**。正是这种现实可能性,赋予了政治以其严肃性和决定性特征。 * **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自由主义试图通过辩论、经济计算或法律程序来 **消解或中立化政治**。施密特认为这是幼稚的,因为它忽视了人类群体间冲突的永恒可能性与根本性。 二、主权理论:主权者就是“决断例外状态者” 这是施密特对法律实证主义“规范论”的根本性质疑。 * **例外状态**:指一种极端的危机状态(如内战、外敌入侵、革命),在这种状态下,现有的法律秩序崩溃,无法正常运作。例外状态是 **无法被预先的法律条文所规定的**。 * **主权的定义**: **“主权者就是决定例外状态的人。”** * **核心论点**:真正的权力(主权)不在于日常状态下应用法律,而在于 **谁有权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中止现行法律,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超法律的措施)来恢复秩序、保护国家的生存**。这个决断行为本身是先于法律的、是 **创制法律秩序的前提**。 * **决断先于规范**:法律秩序建立在主权者政治决断的基础之上,而非相反。这个决断是 **绝对的、无涉道德的、存在性的**。 三、对自由议会主义与自由法治国的批判 施密特对魏玛共和国的自由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1. **议会主义的危机**:他认为经典的议会制建立在公开辩论和理性协商的意识形态上。但当社会陷入深刻的意识形态分裂(如阶级对立)时,议会便沦为 **私人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场所**,无法形成真正的公共意志,导致政治瘫痪。 2. **自由主义法治国的矛盾**: * 自由主义试图建立一个 **中立化的、非政治化的** 国家机器,使其成为服务于社会各派利益的工具。 * 施密特指出,这种“中立性”本身就是一种 **政治决定**,它有利于维持现状。而当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如被其宪法允许的政党利用来推翻宪法本身),这种程序的“中立性”将导致国家的自杀。 3. **“守护宪法”的专政**:因此,他主张,一部真正的宪法背后必须有一个 **实质性的政治决断** (如民主制、君主制)。为了保卫这个核心决断免受内部敌人的破坏,总统作为中立的守护者,必须拥有 **专政权力**,在例外状态下超越普通法律来保卫国家实质。 四、政治神学:所有现代政治概念都是世俗化的神学概念 施密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 **“现代国家学说的所有重要概念都是世俗化了的神学概念。”** * **核心类比**:正如上帝是全能的、是奇迹(即打破自然法则)的创造者一样, **主权者就是政治世界中的“上帝”**,他能够决断例外状态,创造法律秩序。现代主权观念源于神学中的“上帝全能”观念。 * **意义**:这揭示了现代政治权力结构背后隐藏的 **形而上学基础**,批判了自由主义将权力视为纯粹技术性或程序性事务的观点。 核心要义总结 .. list-table:: 卡尔·施密特政治法学核心要义 :header-rows: 1 :widths: 25 45 30 :align: center * - **理论维度** - **核心命题** - **关键概念与贡献** * - **政治哲学** - **政治的本质是敌友划分**,这是一个独立且终极的领域,无法被消解。 - **敌友划分、政治的自主性** * - **主权与法哲学** - **主权在于对例外状态的决断**,决断先于规范,是法律秩序的基础。 - **主权决断、例外状态、决断论** * - **政治形式** - 任何秩序都基于一个 **根本的政治决断**,区分了 **友与敌**,并由此确立统治形式(民主/专制)。 - **政治决断、统治形式** * - **现代性批判** - **自由主义** 试图中立化政治,导致政治无能和国家危机; **议会制** 在意识形态冲突下失效。 - **自由主义批判、议会制危机** * - **方法论** - **所有现代政治概念都是世俗化的神学概念** (如主权源于上帝全能)。 - **政治神学** 影响与争议 * **深远影响**:施密特的思想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政治哲学、国际关系理论和宪法学,为批判自由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左翼和右翼的思想家都从他那里汲取资源。 * **巨大争议**:他于1933年加入纳粹党,并为其“领袖原则”提供了法理学辩护,这使其思想永远与纳粹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其思想时必须保持批判性警惕,辨析其深刻诊断与危险结论之间的关联。 总而言之,卡尔·施密特的核心思想在于,他撕下了自由主义法治国的“非政治化”面具,迫使人们直面 **政治权力的决断性、冲突性和存在性本质**。他的理论是一面冷酷的镜子,映照出任何法律秩序背后可能存在的 **非常状态** 和 **权力决断**,对一切天真的法律形式主义和政治理想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 toctree:: :maxdepth: 3 grok gemini copilot chatgpt ds 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