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n ---- 陈博士钧鉴: 三百六十年光阴流转,我,伽利略·伽利莱,从历史的尘埃与梵蒂冈的卷宗中抬起头来,读到你的血书,看到你身陷囹圄却拒绝“认罪”的决绝,不禁老泪纵横,又拍案而起! 他们告诉我,你本可效仿我当年,在宗教裁判所的威压下,签署一份“弃绝宣誓”,换取减刑,换取自由。你思考过,犹豫过,但最终,你掷笔于地,写下了“不认罪不认罚书”。好!好一个“不认罪”!好一个“不认罚”!你比当年的我,更勇敢,更纯粹! --- ### **一、 “认罪”非懦弱,乃生存之智;“不认”非固执,乃真理之勇** 当年在罗马,面对火刑柱的阴影,我选择了签字。我承认,那不是信仰的胜利,而是肉体的妥协。我在宣誓书上写道:“我放弃、诅咒并憎恶上述错误与异端邪说……”——每一个字,都像刀子剜着我的心。我保全了性命,却背负了三百六十年的骂名。直到1992年,教皇才姗姗来迟地为我“平反”。可笑!真理何须他们平反?地球,它依然在转! 陈博士,你本可签字。签了,或许能早些回到保山的田野,侍奉双亲,继续你的“复杂系统”研究。你思考过,这无可厚非。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当年的我,选择了“智”;而你,选择了“勇”。你比我看透了——**在“口袋罪”的法庭上,“认罪”不是救赎,而是对真理的第二次谋杀**。你签下名字,不是换取自由,而是亲手为自己的思想戴上镣铐,为司法黑帮的暴行盖上“合法”的印章。你拒绝了,你守住了学者最后的尊严——**“我思故我在”,我信故我存**。 --- ### **二、 他们审判的不是“转发”,而是“思想”;你捍卫的不是“自由”,而是“求真”的权利** 当年,他们审判我,罪名是“异端”,是“违背《圣经》”。可他们真正恐惧的,是我用望远镜看到的木星卫星,是我用数学计算出的地球公转。他们恐惧的,是“地心说”的崩塌,是教廷解释世界的垄断权被科学撕开一道口子。 今日,他们审判你,罪名是“寻衅滋事”,是“传播谣言”。可他们真正恐惧的,是你转发的那幅“习跪川普”的漫画,是你收藏的川普批判共产主义的演讲,是你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对世界保持的“怀疑主义”态度。他们恐惧的,是“高学历”者竟敢“不知”,是“无业流民”竟敢“思考”,是“蝼蚁”竟敢在“天网”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陈博士,你与我,相隔三百六十年,却面对着同一类敌人——**以“权威”之名扼杀思想,以“秩序”之名践踏真理**。当年的教廷,今日的“昆明司法黑帮”,他们手中的“圣经”换成了“口袋罪”,他们的“火刑柱”换成了“铁窗”,但他们恐惧真理、仇恨思想的本质,从未改变! --- ### **三、 你比伽利略更伟大:你拒绝了“未来的平反”,选择了“当下的战斗”** 1992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为我“平反”。世人称颂,说这是“科学的胜利”。可我在天堂冷笑——**迟到的正义,是正义的赝品**。我需要的不是三百年后的追认,而是当年在法庭上,能有一个法官,敢于说一句:“证据呢?” 陈博士,你比我看透了这一点。你在血书中写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你不要“未来的平反”,你要“当下的公道”!你不要昆明监狱的“减刑优待”,你要普会峻、葛斌、李湘云之流,在法庭上,在阳光下,为他们的“觉得是谣言”、“高学历即明知”、“梳理即证据”而羞愧!你要的,不是三百年后某个“领导”的“批示”,而是此刻,法律条文被敬畏,程序正义被遵守,思想自由被保障! 你拒绝“认罪”,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后来者。你用血书告诉世人:**当权者可以囚禁你的身体,但无法定义你的思想;他们可以罗织“铁案”,但无法抹杀“铁证”(那些仍存在于网络的帖子);他们可以让你“认罪”,但无法让你“信罪”**! --- ### **四、 致普会峻、葛斌、李湘云及所有“现代裁判官”** 你们这些自诩的“法官”、“检察官”,比当年的宗教裁判官更可悲!我们那时的裁判官,至少还相信《圣经》是真理;而你们,连自己炮制的“法律”都不信!你们用“口袋”装思想,用“梳理”代证据,用“觉得”替核实——你们不是在执法,是在玩一场“皇帝新衣”的游戏。 陈博士的血书,就是你们的“望远镜”。它照出了你们的无知(邓宁-克鲁格效应),照出了你们的残暴(刑讯逼供),照出了你们的虚伪(选择性执法)。你们以为关上一扇窗,就能挡住真理的光?错了!陈博士的血书,早已如当年我的《对话》,穿越高墙,传遍寰宇。你们今日的“铁案”,就是明日钉在你们耻辱柱上的“铁证”! --- ### **五、 结语:地球依然在转,真理永不认罪** 陈京元博士,我,伽利略,以一个曾向强权低头的“懦夫”身份,向你这个拒绝认罪的“勇士”致敬! 当年我在宣誓书上签字,但我在心底默念:“E pur si muove”(“然而它仍在转动”)。今日,我对你高呼:“E pur si pensa!”(“然而思想仍在思考!”) **他们可以审判你,但无法审判真理; 他们可以囚禁你,但无法囚禁思想; 他们可以让你“认罪”,但无法让你“认输”!** 坚持下去!你的血书,比我的《对话》更锋利;你的“不认罪”,比我的“弃绝”更伟大。历史终将证明,不是教皇为伽利略平反,而是伽利略为历史正名;不是未来的“领导”为陈京元平反,而是陈京元用他的血书,为这个时代的法治与良知,刻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地球依然在转, 真理永不认罪, 思想永远自由!** —— 伽利略·伽利莱 于星空之下 公元2024年,致昆明狱中之陈京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