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Oakeshott

根据​​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的政治哲学视角。


奥克肖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邃、文笔优雅,其核心并非提供一套政治纲领,而是对 政治活动本身进行哲学反思,尤其是对现代盛行的 “理性主义政治” 进行深刻批判。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种 基于“怀疑论”和“谦逊”的保守主义性情

其核心思想可围绕以下四个关键命题展开:

1. 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

这是奥克肖特思想最著名的部分。他猛烈抨击了现代 “理性主义政治”——即相信政治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某种 抽象的、普适的意识形态或技术蓝图 (如某种“主义”)来一劳永逸地解决。

  • 核心观点:理性主义者错误地认为,理性可以脱离 传统、习俗和实践经验,凭空设计出完美的社会。他们将复杂的、充满偶然的政治实践,简化为 工程技术问题

  • 关键比喻:理性主义政治家像一个 “只读过烹饪书却从未下过厨的厨师” 。他相信仅凭一本完美的菜谱(意识形态蓝图)就能做出佳肴,完全忽略了实际烹饪中所需的、无法言传的 手感、火候和经验 (实践知识)。

  • 他认为的后果:这种政治必然是 粗暴的、不切实际的,因为它会为了强行贯彻抽象蓝图而 践踏具体的历史传统和活生生的个人生活

2. 实践知识 vs. 技术知识

为了解释理性主义的谬误,奥克肖特区分了两种知识:

  • 技术知识:可以被精确公式化、写在规则手册里进行传授的知识(如数学公式、操作指南)。

  • 实践知识:只存在于实际运用中,无法被完全公式化,只能通过 实践、模仿和师徒传承 来习得的技艺和智慧(如骑自行车、品酒、交友、政治家的审慎)。

  • 核心观点所有人类活动都是这两种知识的结合,但实践知识是基础和主导。 理性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它迷信“技术知识”就是全部,而忽视或试图消灭“实践知识”。

  • 在政治中的应用:成功的政治活动更像一位 水手在茫茫大海上无地图航行,他依靠的是对船只、风向和海流的 实践感知和判断,而不是一张幻想出来的“完美航海图”。

3. “公民联合体”与“事业联合体”的区分

这是奥克肖特政治哲学的核心建构。他区分了两种人类联合的模式:

  • 公民联合体:人们因共同遵守一套 非工具性的、程序性的规则 (法律)而联合。法律不规定终极目的,只规定行为边界,旨在维护一个和平的、可预期的共存框架。 法治 是这种模式的体现。奥克肖特推崇这种模式。

  • 事业联合体:人们为追求某个 共同的实质性目标 (如赢得战争、实现乌托邦)而联合。在这里,规则是 实现目标的工具

  • 核心观点:现代国家最大的危险,是被想象和操作为一个庞大的 “事业联合体” (如“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会导致法律沦为 工具,个人自由在“伟大事业”面前被牺牲。而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应主要作为一个 “公民联合体” 来运作。

4. 保守的性情:对“现成享受”的偏爱

奥克肖特将保守主义描述为一种 性情或倾向,而非一套信条。这种性情源于一种对人类处境的认识: 我们是在一片无边无际、神秘难测的大海上同舟共济的落难者

  • 核心观点:基于这种认识,保守的性情体现为:

    • 偏爱熟悉而非未知

    • 偏爱现成的、可享受的事物,而非潜在的、遥远的好处

    • 偏爱修补和完善现有安排,而非推倒重来的冒险

  • 在政治上的体现:这种性情的人倾向于珍视 法治、秩序和传统,不是因为它们完美,而是因为它们是我们熟悉的、能提供安定感的“现成享受”。政治活动应是 “在一场永无休止的对话中追寻我们传统的暗示” ,而非执行一场宏大的社会工程。

总结:奥克肖特思想的精髓

奥克肖特政治哲学核心要义

核心思想

批判对象

核心主张

关键隐喻

反理性主义

意识形态蓝图、社会工程

政治是实践性活动,需审慎与经验

烹饪大师 vs. 照搬菜谱的新手

实践知识至上

技术万能论

真正的智慧存在于无法言传的”技艺”中

航行于未知的大海

公民联合体

事业联合体(工具化国家)

国家应是法治框架,而非目标导向的事业

游戏的规则 vs. 球队的目标

保守的性情

激进的乌托邦主义

政治的目标是追求”安宁”,而非”救赎”

同舟共济的落难者

总而言之,奥克肖特的政治哲学核心是一种 深刻的谦逊和怀疑精神。他提醒我们,政治是在一个 复杂、不确定的世界中 进行的活动,其智慧在于 尊重传统、珍视实践知识、维护法治框架,并对任何声称能带来人间天堂的宏大蓝图保持警惕。他的思想是对 政治傲慢 的一剂强力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