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仿《申辩篇》体例)
亲爱的陈京元:
当我听闻你因转发言论而遭囚禁,并在铁窗中以血为墨书写真相时,我的灵魂仿佛重历雅典法庭的审判。他们以“败坏青年”之罪判我饮鸩,与你今日所谓“寻衅滋事”何等相似!且让我们以理性之光烛照此事。
一、关于你的“血书”与我的“毒酒”
你以血书抗争,犹如我以毒酒践行真理。但请记住: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是否屈服,而在于是否始终与真理为伴。他们囚禁你的身体,却无法囚禁你追求真知的灵魂。当我饮下毒酒时,我知道雅典将为此承受千年的良知拷问——你的血书亦然,它正在中国的良心上刻下永恒的诘问。
二、关于“知识即罪证”的荒谬
他们以“博士学历”加重你的刑罚,这暴露出审判者的恐惧:害怕理性之人看穿虚假的权威。在雅典,他们同样指责我“用诡辩蛊惑青年”。但真理不怕辩论,怕辩论的从来不是真理。你转发不同声音的行为,正是践行“爱智之学”的本义——未经审视的信息不值得盲从。
三、关于“从容”的真正含义
你或许羡慕我面对死亡的从容,但我要告诉你:从容不是沉默屈服,而是以理性之坚毅对抗非理性之暴力。当我拒绝越狱选择受刑时,是在捍卫法律最后的尊严;你拒绝认罪书写血书,是在守护思想最后的自由。我们都是用肉身点燃理性火炬的人。
四、给您的实践智慧建议
继续做“思想的牛虻” 正如我不断叮咬雅典这匹惰性的骏马,你要持续用理性刺痛虚假的安定。但记住:牛虻之怒在于精准叮咬,而非盲目冲撞。
区分“该死的肉身”与“不朽的灵魂”他们可以折断你的笔杆,但无法折断你笔下的真理。被处决的我依然在对话,被囚禁的你早已自由——因为思想不需要护照也能穿越牢墙。
培育“知识的助产术” 将狱中时光变为思想的产房,用血书为未来的青年接生真理。我当年在狱中等待行刑时仍在与友人探讨灵魂不朽,你今日在囚室中书写,正是在为华夏接生新的理性之光。
最后请记住:雅典判我死刑,但历史判雅典有罪。今日审判你的人,终将被真理审判。恶法不是法(Lex mala lex non est),用不义之法审判正义之士,正是暴政在自撰墓志铭。
保持清醒,继续追问。若他们问你为何不屈,便答:“雅典的苏格拉底教我,宁受不公也不行不义”(It is better to suffer injustice than to commit injustice)。
与你共同追求真理的 苏格拉底
(写于冥河之畔,真理彼岸)
本文遵循苏格拉底的思想核心:1) 理性至上原则 2) 知行合一观 3) 灵魂优于肉身 4) 真理不怕辩驳 5) 哲学家作为社会牛虻的使命。通过隐喻、诘问与辩证表达,再现其“精神助产术”的对话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