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Rawls

基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政治哲学,特别是其《正义论》中提出的核心思想。


约翰·罗尔斯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他的著作《正义论》重塑了现代政治哲学的讨论议程。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致力于构建一套取代功利主义的、系统性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通过“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论证了正义社会的两条基本原则,尤其是支持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必须最有利于最不利者的“差别原则”。

他的理论体系宏大、严谨且充满道德感召力,其核心要义建立在以下四大支柱之上:

一、核心目标:取代功利主义

罗尔斯理论的出发点是批判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

  • 功利主义的问题:功利主义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可能导致 为了多数人利益而牺牲少数人基本权利和自由 的后果,在罗尔斯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

  • 罗尔斯的替代方案:他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将正义视为社会的 首要美德,其核心是 公平地分配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正义的原则必须优先于对总体福利的考量。

二、方法论:社会契约的新形式——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

为了推导出公平的正义原则,罗尔斯设计了一个精妙的思想实验,即“原初状态”。

  1. 原初状态:这是一个公平的缔约情境,自由且理性的个人在此决定他们未来将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基本结构(即主要政治和经济制度)所依据的正义原则。

  2. 无知之幕:为了确保选择是 公平的 而非自利的,缔约各方被置于“无知之幕”之后。他们不知道关于自身的任何具体信息,例如:

    • 他们的社会阶级、财富、天赋、智力。

    • 他们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生活计划。

    • 他们所处社会的特定经济或政治状况。

  3. 目的:“无知之幕”剥夺了人们进行 投机和偏见 的基础,迫使他们在选择正义原则时,必须从一种 平等的立场 出发,为所有可能的社会成员(包括最不利者)着想。这确保了所选原则的公平性。

三、两条正义原则

在“原初状态”的“无知之幕”背后,罗尔斯认为理性的缔约者会选择以下两条正义原则(按优先顺序排列):

第一原则:自由原则

  • 内容:“每个人对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都拥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而这种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同所有人的相似自由体系是相容的。”

  • 含义:这保障了诸如政治自由(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良心和思想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基本自由。这些自由是 平等 的,且其优先性最高,不能被其他社会利益(如经济效率)所交易。

第二原则:处理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它包含两个部分:

  1. 机会公平平等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必须与 职位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相联系。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即没有法律障碍),还要求社会必须为所有人提供 公平的 (如通过教育)机会以达到这些职位。

  2. 差别原则:这是罗尔斯最著名、最具革命性的贡献。

    • 内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它们必须最有利于最不利的社会成员

    • 含义:不平等(如财富差距)只有在能够 改善处境最差者的绝对福利 时才是被允许的。这并非平均主义,而是要求经济增长的果实必须 优先惠及社会底层。它体现了“互惠性”和“博爱”的理想。

优先规则

  • 自由优先:第一原则(自由)绝对优先于第二原则。基本自由不能被更大的社会或经济利益所侵犯。

  • 正义优先于效率:第二原则(公平机会和差别原则)优先于效率和福利的考量。

四、反思平衡与良序社会

  • 反思平衡:罗尔斯承认,他的理论并非从天而降。他采用的方法是“反思平衡”,即在我们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如“奴隶制是不正义的”)和抽象的正义原则之间来回调整,直到达成一种融贯的平衡状态。

  • 良序社会:一个理想的社会是 公共地接受 了这些正义原则,并且其基本制度 满足 这些原则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公民们具有一种有效的正义感。

核心要义总结

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核心要义

理论维度

核心命题

关键概念与贡献

理论目标

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以取代 功利主义,将正义视为社会的首要美德。

作为公平的正义、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方法论

通过”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确保正义原则是在 公平条件 下被选择的。

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社会契约

正义原则

  1. 平等自由原则

  2. 机会公平平等原则 + 差别原则 (不平等必须最利于 最不利者 )。

两条正义原则、差别原则、自由的优先性

社会理想

建立一个 公共接受正义原则 的”良序社会”,通过”反思平衡”达成道德共识。

良序社会、反思平衡

总而言之,罗尔斯的核心思想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强有力的、系统性的道德框架,用以思考和评判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性。他的“差别原则”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平等主义关怀,要求社会制度必须关注“最不利者”的命运。他的理论激发了关于平等、自由、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持续而富有成果的全球性讨论,至今仍是政治哲学、法学和公共政策领域不可或缺的参照点。



[罗尔斯和诺齐克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