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 Strauss

根据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的政治哲学视角。


施特劳斯的思想深邃且复杂,其核心关切是 现代性危机古典政治哲学的复兴 以及 哲学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的永恒张力。他试图通过回归古典(尤其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智慧来诊断和疗治现代思想的困境。

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点:

1. 古今之争:现代性危机的根源

施特劳斯提出了 “古今之争” 的论题,认为现代哲学(自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以降)对古典哲学的反叛,是导致现代性危机的根源。

  • 核心观点:古典政治哲学追求 “最佳政体” ,以“人应该怎样生活”的永恒问题为旨归,强调 自然正义 (Natural Right)的存在。而现代政治哲学则降低了目标,转向 “如何有效地治理” ,拥抱 历史主义 (认为所有真理和价值都是历史的产物)和 价值相对主义,最终导致 “虚无主义” ——即认为没有永恒的对与错。

  • 关键隐喻:现代性是一次 “堕落的旅程” ,从古典的“高地”(追求永恒真理)滑落到现代的“平地”(接受一切皆为权力和利益的产物)。

2. 显白教诲与隐微写作:哲学写作的技艺

这是施特劳斯最具争议也最著名的理论。他认为,伟大的哲学家在面对 “哲人与城邦的永恒冲突” 时,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写作技艺。

  • 核心观点

    • 显白教诲:面向大众的、表面的教导,旨在 维护社会秩序和宗教信仰,是“高贵的谎言”。

    • 隐微写作: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正的哲学教导,只有少数有智慧的读者才能 decipher(解读),其内容往往是 颠覆性的、质疑社会根本信念的真理

  • 目的:哲人通过这种写作方式,既能 保护自己免受迫害,又能 向同道人传递真理。这体现了哲学与政治之间必要的审慎。

3. 哲人与城邦的永恒冲突

施特劳斯重申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困境。

  • 核心观点哲学 致力于追求真理,质疑一切既定意见;而 城邦 (政治社会)则立足于 意见 (doxa,即社会赖以存在的共同信仰、习俗和律法)来维持稳定。因此,哲人对真理的追求必然会对城邦的“神圣”意见构成挑战,从而被视为 危险的颠覆分子

  • 关键推论:苏格拉底之死是这一冲突的典型体现。因此,哲学生活本质上是 危险的,需要极高的 审慎 (prudence)。

4. 回归古典自然正义

面对现代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机,施特劳斯的解决方案是 回归古典,重新探寻基于人类自然本性的、永恒的 “自然正义”

  • 核心观点:存在一种 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客观的善恶标准 (自然正义)。政治哲学的最高任务就是探寻这种标准,以对抗“强权即公理”的现代迷思。

  • 目标:并非要建立一种乌托邦,而是通过哲学追问,为批判现实政治提供一个 永恒的、更高的尺度,防止政治滑向彻底的虚无和野蛮。

总结:施特劳斯思想的警示与追求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核心要义

核心思想

对古典的立场

对现代的批判

终极追求

古今之争

古典哲学追求永恒的自然正义

现代哲学陷入历史主义和虚无主义

为政治寻找永恒的尺度和目的

显白与隐微

哲人写作讲究审慎和技艺

现代人遗忘写作技艺,导致思想浅薄或社会动荡

理解伟大思想的深意,恢复审慎的美德

哲人与城邦

承认两者间必然的、有益的张力

现代试图消灭张力,导致思想专制或哲学狂妄

寻求哲学与政治之间健康的平衡

自然正义

相信存在客观的善恶标准

批判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的虚无

为人类生活确立稳固的道德基础

总而言之,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一次 对现代性的深刻预警和一场向古典智慧的回归之旅。他教导我们,当社会拒绝一切高于现实的永恒标准时,便极易沦为权力和欲望的角斗场。他的思想提醒人们,政治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不懈地追问“何为美好生活”,并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追求真理与维护社会秩序之间寻找艰难的平衡



[两位不同的 Stra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