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Hacking

伊恩·哈金(Ian Hacking)所代表的​​新实验主义​视角。


伊恩·哈金是当代极具原创性的科学哲学家,他的核心贡献在于开创了被称为 “新实验主义” 的研究纲领。这一思想标志着科学哲学焦点的一次根本性转移:从专注于理论和表征,转向强调实践和干预。

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科学哲学不应只关心高层的理论和命题,而应“下降到实验室”,关注科学家如何通过操作仪器、干预实体来创造稳定、可重复的现象。科学实在性并非源于理论的真理性,而是源于实验中的有效干预能力。他的著名口号是:“实验有它自己的生命。”

哈金的思想极具启发性,其核心要义可以梳理为以下四大支柱:

一、新实验主义:实验有它自己的生命

这是哈金对传统科学哲学最根本的挑战,也是一次研究范式的转换。

  • 批判“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哈金指出,主流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波普尔、库恩)几乎只关心 已完成的、成型的理论,以及理论如何被证明、证伪或范式转换。科学被简化为“理论-证据”的关系。

  • 核心主张实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高层理论的、自主的实践领域。 实验并非仅仅是理论的“侍女”(为理论提供检验数据),它有其自身的 目标、传统、技术和生命力

  • 实验的稳定性:实验的成功不依赖于理论的最终真理性。科学家可以通过 使用一个实体的因果属性来研究另一个实体,即使他们对所用实体的理论理解尚不完善。例如,在粒子物理学中,科学家使用他们不完全理解的设备来发现新粒子。实验的 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本身提供了可靠性。

二、实体实在论:干预是实在性的判准

这是哈金为科学实在论辩护的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直接针对范·弗拉森等反实在论者。

  • 核心命题“如果你能喷洒它们,它们就是真实的。”

  • 著名论证:关于电子是否真实存在,哈金指出,关键不在于我们的电子理论是否为真,而在于我们能否 利用电子的因果属性去可靠地干预和研究世界

    • 案例:在实验室中,物理学家可以制造一个电子枪,有目的地将电子喷洒到磷屏幕上以产生特定图案,或者用电子束来探测其他物质的结构。

    • 论证:在这种实践中,我们不再是把电子当作理论上的假设实体,而是将其当作 工具 来使用。我们与电子发生了 因果互动。这种 工程式的成功干预,为电子的真实存在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理由。

  • 与理论实在论的区别:哈金区分了 “理论实在论” (相信我们的理论描述为真)和 “实体实在论” (相信我们能够有效操控的实体是真实的)。他捍卫后者,对前者持更谨慎的态度。

三、创造现象:实验室科学的本质

哈金深入分析了实验科学的运作逻辑。

  • 现象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的:自然界中并不天然存在纯净的、孤立的“现象”。实验家的核心工作就是 在高度人工化的实验室环境中,通过隔离、纯化、放大和控制,创造出在自然状态下无法观察到的稳定现象

  • 目标:创造一个 足够稳定、可重复的效应,使得任何一个具备相关技能的科学家都能在实验室中重现它。一旦一个现象被这样“创造”出来,它就成为科学共同体公认的“事实”。

  • 意义:这凸显了科学的 建构性技术性 一面。科学知识的生产依赖于 物质性的实践技能和工具制造能力,而不仅仅是逻辑推理和理论思辨。

四、自我辩护的实验实践

哈金提出了一个关于实验知识如何获得稳固基础的“自我辩护”模型。

  • 问题:实验仪器和观察的可靠性如何建立?是否存在一个“基础主义”的基石?

  • 哈金的解答:复杂网络的自我调整与校准

    • 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需要辩护的起点。实验知识的可靠性来自于一个 由理论、仪器、数据、材料、技能等构成的复杂网络

    • 这个网络中的各个要素 相互支撑、相互校准。没有一个要素是绝对稳固的,但整个网络通过 内部的交叉检验和一致性调整 而达到稳定。

    • 例子:我们制造一台新仪器(如显微镜),会用已知的理论和样品去校准它;同时,这台仪器产生的新数据也可能反过来修正我们原有的理论。这是一个 动态的、自我调整的反馈过程

核心要义总结

理论维度

核心命题

关键概念与贡献

方法论转向

“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应从理论优位转向实践优位,关注实验的自主性。

实验有它自己的生命、实践优位、实验室研究

实在论辩护

“实体实在论”:对一实体真实性的最佳证明是能利用其因果属性进行有效干预。

干预即实在、工程式论证、喷洒电子

实验哲学

实验是”创造现象”,通过在人工环境中隔离和操控,生产出稳定的科学事实。

创造现象、稳定化、可重复性

知识基础

实验实践是”自我辩护”的,通过仪器、理论、数据的复杂网络相互校准获得可靠性。

自我辩护的复杂性、校准、反馈网络

思想特质与影响

  • 历史敏感性:哈金的工作深深植根于具体的科学史案例,他从显微镜、概率、心理障碍等具体历史中汲取哲学灵感。

  • 实用主义精神:其思想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强调“行”而后“知”,真理与成功的实践紧密相连。

  • 跨学科影响:其“新实验主义”纲领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的实验室人类学研究。

  • 平衡的视角:他在理论实在论上的谨慎与在实体实在论上的坚定,为科学实在论争论提供了一个更精细、更令人信服的版本。

总而言之,伊恩·哈金的核心思想在于,他是一位 “实验室的哲学家”和“实践的先知”。他教导我们,要理解科学的权威和力量,不能只仰望星空般审视那些抽象的理论体系,而必须 俯身观察实验室里那双操控仪器的手。科学的坚实基础,不在于其命题与世界的符合,而在于其 通过干预世界而改变世界的卓越能力。他的哲学是对人类 动手能力、制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的一曲深刻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