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lm

基于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Anselm of Canterbury)的哲学核心思想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1033-1109年)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 “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坚定主张“信仰寻求理解”,试图通过理性逻辑来阐明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并以其著名的“本体论论证”为核心,开创了一种以唯实论为基础、以上帝观念为顶点的理性神学体系。

安瑟尔谟的思想充满了理性的自信和对信仰的深刻探索,其核心架构可以通过下图清晰地展现:

../../../../../../../_images/review31.png

以下,我们将沿此脉络,深入解析安瑟尔谟哲学的核心要义。

一、核心纲领:信仰寻求理解

这是安瑟尔谟全部哲学探索的座右铭和总纲领。

  • 著名格言“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

  • 内涵

    1. 信仰的优先性:信仰是起点,是确定无疑的基础。理性探索不是要取代信仰,而是在 信仰已然确立的真理范围内 进行。

    2. 理性的任务:理性的任务不是证明信仰,而是 深入地理解、阐明和欣赏 信仰所启示的真理。其目标是让信仰的真理在理性之光下显得更加清晰、更加必然,从而 增强虔诚的确信

  • 意义:这一定位调和了信仰与理性。它既维护了神启的权威,又为理性在神学领域内的积极运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奠定了经院哲学的基本精神。

二、形而上学:极端唯实论

在共相问题上,安瑟尔谟是柏拉图主义路线的坚定捍卫者,即**极端唯实论**。

  • 核心主张普遍概念(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心灵而存在的客观实体。

  • 与罗瑟林的论战:他猛烈抨击其论敌罗瑟林的唯名论。他认为,如果像罗瑟林所说,“人类”这个共相只是一个名称,那么 三位一体 中的“三位”就成了三个独立的神(三神论),这是彻底的异端。

  • 哲学基础:他的唯实论为其神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只有承认存在普遍的、客观的“实在”,如“善本身”、“真理本身”,才能谈论作为“至善”、“至高真理”的上帝。

三、核心贡献: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

这是安瑟尔谟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哲学贡献,载于其著作《宣讲》中。

  • 论证特点:这是一个 先验的、纯概念的论证。它不依赖任何经验观察(如宇宙的设计、运动的原因),而是 单从“上帝”这一观念本身的分析中,逻辑地推导出上帝必然存在。

  • 论证步骤

    1. 定义上帝:上帝是 “无法设想比其更伟大的存在者”

    2. 分析观念:即使一个不信上帝的“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他也必须 理解“上帝”这个词语的意思,即“无法设想比其更伟大的存在者”。因此,“上帝”这一观念存在于理解之中。

    3. 关键转折:存在与伟大的关系:一个 既存在于理解中,又存在于现实中 的存在者,比一个 仅存在于理解中 的存在者 更伟大

    4. 归谬法:如果上帝这个“无法设想比其更伟大的存在者” 仅仅存在于理解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个 既存在于理解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者,它比“仅存在于理解中的最伟大者”更伟大。

    5. 结论:但这与“上帝是无法设想比其更伟大的存在者”的定义相矛盾。因此,上帝 必然既存在于理解中,也存在于现实中。上帝是必然存在的。

四、认识论:理性神学的尝试

安瑟尔谟的整个工作是一次雄心勃勃的 理性神学 实践。

  • 目标:表明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如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道成肉身、赎罪论)不仅是信仰的条款,也具有 内在的合理性和逻辑上的可理解性

  • 方法:运用 逻辑推理和辩证法 来探讨神学问题,试图展示信仰内容本身具有的理性结构。

  • 意义与争议:他的方法极大地提升了理性的地位,但也引发了争议。同时代的隐修士高尼罗立即撰文《为愚人辩》反驳,指出我们无法从心中想象的“完美岛屿”的观念推出该岛屿必然存在。后世的托马斯·阿奎那、康德等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了本体论论证。

五、核心要义总结

理论维度

核心命题

关键概念与贡献

总纲领

“信仰寻求理解”:理性在信仰的指引下深化对真理的认识。

信仰的优先性、理性的服务性、理解作为目标

形而上学

极端唯实论: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

柏拉图主义、共相实在论、反唯名论

神学/哲学论证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从”无法设想比其更伟大的存在”的观念中必然推出其存在。

先验论证、观念分析、必然存在

方法论

理性神学:运用逻辑和辩证法阐明信仰真理的合理性。

辩证法、逻辑推理、经院哲学方法

六、思想特质与影响

  • 理性的虔诚:安瑟尔谟的哲学充满了对上帝的热忱和对理性力量的自信,体现了中世纪鼎盛时期特有的精神气质。

  • 逻辑的严密与抽象:他的论证,尤其是本体论论证,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而闻名,激发了后世哲学家数百年的讨论和批判。

  • 经院哲学的开创者:他确立了“信仰寻求理解”的范式,为随后几个世纪的经院哲学繁荣奠定了基调。

七、总结

总而言之,安瑟尔谟的核心思想在于,他是一位 “理性的虔信者”和“神学逻辑学家” 。他教导我们,真正的信仰不应畏惧理性的审视,而应主动寻求理性的照亮,从而在内心深处达到一种更深刻、更稳固的确信。

他的全部工作是对 信仰与理性之和谐 的一次伟大探索。尽管其“本体论论证”备受争议,但他那种以严密的逻辑去探究最高真理的哲学勇气,以及将理性置于信仰之内的独特立场,使其成为哲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