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pticism

根据古典与现代怀疑主义(Skepticism)的哲学视角。


古典与现代怀疑主义虽然共享“怀疑”之名,但其核心关切、方法和目标有显著不同。以下是对两者核心思想的简要介绍。

一、古典怀疑主义(以古希腊罗马时期为代表)

古典怀疑主义不是一个否定知识的理论,而是一种 生活实践,其终极目标是获得 心灵的宁静

  1. 核心目标:心灵安宁

    • 古典怀疑主义者(如 皮浪主义学派 )认为,人类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会产生矛盾与争论,导致心灵焦虑。若能停止对事物本质下判断,就能从争论中解脱,获得宁静。

  2. 核心方法:悬搁判断

    • 这是古典怀疑主义最核心的工具。他们认为,任何命题都有其反面论证,双方似乎都有同等说服力。这种“对立论证的势均力敌”导致我们无法做出是非判断。因此,最合理的做法是 中止判断,即“悬搁”。

  3. 著名论式:十个模式

    • 怀疑主义者(如 埃奈西德穆 )提出了一系列“模式”或论证,来展示为何我们应悬搁判断。例如:

      • 不同生物的感知差异:蜂蜜对人来说是甜的,对蜜蜂可能不是。

      • 不同人的感知差异:有人觉得海绵舒服,有人觉得恶心。

      • 不同情境下的感知差异:风对健康的人感觉凉爽,对发烧的人感觉寒冷。

    • 这些模式旨在说明,我们永远无法认识事物“本身”的样子,只能认识它“向我们显现”的样子。

  4. 结果:遵循现象生活

    • 悬搁判断并非让人无法行动。怀疑主义者会像常人一样生活,但他们只是遵循 习俗、本能和感官现象,而不对现象背后的“真实”做出任何独断的宣称。

小结:古典怀疑主义是一种治疗性的哲学实践,通过系统性怀疑来中止独断论,从而达到内心平静。

二、现代怀疑主义(大致从笛卡尔开始)

现代怀疑主义主要是一种 认识论工具,用于检验知识的基础和界限,其核心是 对知识可能性的挑战

  1. 核心目标:为知识奠基或划界

    • 现代怀疑主义不再以心灵宁静为目标,而是哲学探究的起点或试金石。哲学家使用怀疑方法去追问:“我们究竟能知道什么?知识的确定性基础在哪里?”

  2. 方法论怀疑: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 笛卡尔是转折点。他为了给知识找到一个绝对不可怀疑的基石,尝试怀疑一切可能被怀疑的东西(如感官、梦境、甚至数学),最终找到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确定性基点。在这里,怀疑是 建设性 的。

  3. 激进怀疑的挑战:

    • 笛卡尔之后,怀疑论成了一种需要被回应的严峻挑战。最著名的两个假设是:

      • “缸中之脑”假设:你如何证明你不是一个被科学家用计算机连接着大脑、正在模拟所有体验的“缸中之脑”?这个假设挑战了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存在的全部信念。

      • 归纳问题(休谟):我们如何能从“太阳过去每天都升起”归纳出“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休谟认为,这依赖于“未来必然与过去一致”的假设,而这个假设本身无法被理性证明。这挑战了科学知识的根基。

  4. 现代回应:

    • 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康德哲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回应现代怀疑主义的挑战。例如,康德试图证明,虽然我们无法认识“物自体”,但我们的知识有其普遍必然的结构。

小结:现代怀疑主义是一种理论挑战,它质疑我们获得客观、确定性知识的可能性,迫使哲学去审视知识的基础。

核心区别总结

特征

古典怀疑主义

现代怀疑主义

目标

实践性的:追求个人内心的宁静

理论性的:检验知识的基础与界限

角色

终点:怀疑本身即是目的(一种生活方式)

起点/工具:怀疑是寻求确定性的方法或需要克服的难题

核心方法

悬搁判断,遵循现象生活

方法论怀疑,提出思想实验(如缸中之脑)

关键代表

皮浪塞克斯都·恩披里克

笛卡尔、休谟

简而言之,古典怀疑主义教人 如何生活,而现代怀疑主义追问人 能够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