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view
基于当代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
当代语言哲学已从早期分析哲学对语句真值条件的静态分析,转向关注 语言如何在实际使用中建构社会现实、塑造人类经验并承载权力关系。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根本性转变:
核心要义:从抽象意义到现实建构
1. 语言即行动:言语行为理论
核心思想:我们说话不仅仅是在 描述 世界,更是在 做事 (Performing an action)。语言是一种行为。
关键概念: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当我说“我承诺”或法官说“我宣判”,我并不是在描述一个承诺或判决,我 就是在 承诺或判决。
打个比方:语言不是世界的“地图”,而是改变世界的“工具”。说“我道歉”这个动作本身,就像握手一样,是一种社会行为。
2. 语言即建构:话语与现实的形成
核心思想:语言不是被动地反映一个预先存在的现实,而是主动地 参与建构 我们所感知的社会现实和身份。
关键概念: “话语” (Discourse)。特定领域(如医学、法律)的话语体系,通过定义概念、规则和“真理”,塑造了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方式(如何为“正常”,何为“疯狂”)。
打个比方:“法律”这套话语,不仅仅描述罪行,它通过定义什么是“犯罪”,从而 创造出了“罪犯”这一社会身份和现实。
3. 语言即沟通:理性与共识的追求
核心思想: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实现主体间的 相互理解 与 理性共识 。有效的沟通需要平等的对话环境。
代表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
关键概念: “沟通理性” 和 “理想言谈情境”。真正的共识只能通过所有参与者自由、平等地辩论,且只信服于“更佳论证的力量”而达成。
打个比方:语言活动就像一场没有强制力的理想辩论会,目标是达成共识,而不是压倒对方。
4. 语言即游戏:意义在用法中
核心思想:词语的意义不存在于抽象的字典定义中,而在于它在具体的 “生活形式” 和 “语言游戏” 中的 用法。
代表人物: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
关键概念: “语言游戏”、 “意义即使用”。理解一个词,就像理解棋类游戏中的一步棋,必须懂得整个游戏的规则和目的。
打个比方:问“‘帅’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答案不是描述棋子的物理属性,而是说明它在游戏规则中 如何被使用 (将帅、输赢的条件)。
总结:当代语言哲学的视角转变
核心要义 |
传统问题 |
当代回答 |
关注焦点 |
|---|---|---|---|
语言即行动 |
语言如何描述世界? |
语言如何改变世界? |
语力 (Force) |
语言即建构 |
语言如何匹配现实? |
语言如何创造现实? |
权力 (Power) |
语言即沟通 |
语句如何为真? |
人们如何达成理解? |
有效性 (Validity) |
语言即游戏 |
词语的意义是什么? |
词语如何被使用? |
用法 (Use) |
总而言之,当代语言哲学的核心要义是: 语言不再是通往世界的一面透明玻璃,而是我们栖息于其中、并借以构建世界的一座活生生的房子。 它强调语言是 动态的、社会的、充满权力的,并且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身份和社会秩序。
[日常语言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