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ld Davidson

基于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分析哲学核心思想对陈京元博士案件进行评价。


唐纳德·戴维森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分析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体系宏大而精密,其核心特征在于 将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理论融为一体,并试图以“真”这个概念作为统一的核心,来解决关于意义、心灵与行动的根本问题。

戴维森的思想极具深度和整合性,其核心纲领可以概括为:通过改造塔斯基的真理论来构建一种关于语言意义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关于心灵内容的“异态一元论”和关于理性行动的“理由因果论”,最终旨在消解传统哲学中诸如“心物关系”、“主观与客观”等顽固的二元对立。

他的思想体系可以梳理为以下三大支柱,它们相互支撑,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一、语言哲学:真值条件意义理论

这是戴维森哲学的基石,其目标是为“意义”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核心问题:当我们懂得一个句子的意义时,我们究竟懂得的是什么?

  • 戴维森的解决方案懂得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懂得它的真值条件 ——懂得在何种情况下这个句子为真。

    • 例如,懂得“雪是白的”的意义,就是懂得“雪是白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 理论工具:塔斯基的真理论:戴维森创造性地 反转 了逻辑学家阿尔弗雷德·塔斯基的“真”定义。塔斯基的模式是:

    • “雪是白的”为真,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 塔斯基用 意义 (右边的“雪是白的”)来定义 。而戴维森则反过来,将 视为初始概念,用 来阐释 意义

  • 彻底解释:戴维森设想了一个“彻底解释”的思想实验:一位语言学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土著语言,他如何开始理解?他只能依靠三样东西:

    1. 土著在特定情境下说出的语句(言语行为)。

    2. 引起这些语句的 外部刺激和事件

    3. 一个 宽容原则

  • 宽容原则:这是戴维森理论的关键方法论原则。解释者必须 先验地假定被解释者的大部分信念是理性的、并且是真的。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进行解释。这意味着,信念的真和意义的可理解性是相互依赖、同时被确定的

二、心灵哲学:异态一元论

基于其意义理论,戴维森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物关系的独特理论,旨在解决心身问题。

  • 核心目标:如何调和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

    1. 心灵事件的某些特性是精神的 (不可还原为物理的)。

    2. 心灵事件与物理事件之间存在因果相互作用

  • 三个基本原则

    1. 因果相互作用原则:心灵事件与物理事件可以互为因果。

    2. 因果关系的法则学性质原则:凡是有因果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 严格的规律 (物理定律)作为基础。

    3. 心灵的异常性原则:不存在能够决定或解释心灵事件的 严格的心理学规律或心理-物理规律

  • 结论:异态一元论

    • 一元论:每个心灵事件 都是 一个物理事件(不存在非物理的实体)。

    • 异态性:但心灵事件无法用物理规律来 定义或还原。物理词汇无法捕捉到思想的“意向性”(关于性)。因此,心灵描述是“异常的”——它不受严格规律的约束。

  • 著名比喻:就像同一张地图既可以用 物理学 (分子排列)来描述,也可以用 地理学 (山川河流)来描述。地理学属性无法还原为物理学,但它 随附于 物理基础之上。

三、行动理论:理由即原因

戴维森将行动视为理性动物特有的现象,并论证了行动理由就是行动的原因。

  • 核心问题:是什么使得一个身体动作(如抬手)成为一个 意向性行动 (如投票)?

  • 戴维森的答案:行动是由行动者的 主要理由 所引起。

    • 主要理由 包含两个要素:

      1. 信念:关于如何实现某个目标的信念。

      2. 欲望 (或“原态度”):想要实现的目标。

  • 理由即原因:戴维森的关键论点是,主要理由 就是 导致行动发生的 有效原因。他反对将理由和原因割裂开的观点。

  • 三角测量:这是戴维森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隐喻,用以说明 客观性思想 (包括意义和信念)的起源。

    • 思想的可能性需要至少两个生物 在共享的世界中相互互动。我、你、以及一个共同的对象(如一张桌子)构成一个“三角”。

    •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 主体间性 (我与你的交流)和 与世界的因果关系 共同作用,才使得“思想是关于某个对象”这一点得以确定。没有他者,就没有客观性。

核心要义总结

理论领域

核心命题

关键概念与论证

语言哲学

意义源于真值条件,通过”彻底解释”和”宽容原则”来理解语言。

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彻底解释、宽容原则

心灵哲学

异态一元论:心灵事件是物理事件,但无法还原为物理规律。

异态一元论、三大原则、随附性

行动理论

理由即是行动的原因,行动由信念和欲望构成的”主要理由”引起。

理由即原因、主要理由、意向性行动

认识论

客观性思想源于”三角测量”,需要他者和共享世界的互动。

三角测量、主体间性、客观性

思想特质与影响

  • 系统性:戴维森的哲学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其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理论相互支撑,共享核心原则(如理性、整体论)。

  • 独创性:他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和改造他人的理论(如塔斯基、奎因),得出革命性的结论。

  • 挑战二元论:他的工作始终致力于消解各种顽固的二元对立,如 分析/综合、概念/经验、主观/客观、心/物

  • 影响深远:其思想深刻影响了分析哲学几乎所有领域,并为认知科学、法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总而言之,唐纳德·戴维森的核心思想在于,他构建了一个以 真、理性与整体论 为核心的宏大哲学体系。他教导我们,理解语言、心灵和行动的关键,在于看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无法在剥离一个人信念之真和理性之光的条件下理解他的话语,也无法在无视其理性主体身份的条件下解释他的行动。 他的哲学是对人类作为**理性、社会性和世界性存在**的深刻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