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arianism
基于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哲学视角。
社群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麦金泰尔 、 迈克尔·桑德尔 、和 查尔斯·泰勒 等。 它是在批判以 约翰·罗尔斯 为代表的 自由主义 (特别是其个人主义预设)中发展起来的。
其核心思想并非要完全否定个人自由,而是主张 个人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其所在的社群,并强调 共同善、传统和社群成员身份 对于构成自我和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命题:
1. 反对“无牵无挂的自我”:我们是“嵌入的”存在
这是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最根本的批判。
自由主义的观点:自由主义将个人视为先于社会存在的、自由且独立的 “无牵无挂的自我”(Unencumbered Self)。这个自我可以像选择商品一样,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目标和社群归属。
社群主义的反驳:社群主义认为,这种自我观是虚假的。我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 一出生就“嵌入”(embedded)在特定的家庭、社群、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之中。我们的 身份认同 (我是谁)、道德信念和生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社群关系 构成 的,而非凭空“选择”的。
简单比喻:人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而更像是一本 已经写有家族历史、文化语言和传统故事的书籍,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
2. 共同善优先于个人权利
社群主义质疑自由主义将 个人权利 置于政治思考中心的观点。
核心主张:一个良好的社会不应仅仅关注如何分配权利和资源以满足个人偏好,而应追求 “共同善”(Common Good)。共同善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加总,而是社群成员 共享的价值观和目标,它定义了什么是 良善的生活。
对政治的启示:政治活动的目的不应只是为个人追逐私利提供公平的规则框架,而应是 通过公共辩论来发现和实现共同善。公民身份意味着 参与并致力于共同善的实现。
简单比喻:社会不应只是一个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赛跑的“跑道”(权利框架),而应是一个大家共同决定要“去哪里”以及“为何而跑”的 共同体。
3. 社群是道德与认知的源泉
社群主义强调,我们对 正义、善恶 的理解,并非来自抽象的理性推理,而是源于我们在特定社群生活中的 实践和传统。
核心观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通过在 社群 中的生活、学习和互动 培养起来 的。语言、文化、宗教和历史叙事等社群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 基本框架。
重要推论: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所有特定文化传统的、普世的正义原则。对正义的追求必须在 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中进行。
简单比喻:我们无法站在真空中学会游泳;我们只能在具体的泳池(社群)中,通过练习(实践)学会游泳(道德判断)。
4. 批判中立国家,倡导培养美德
社群主义批评自由主义国家旨在成为一个 中立 的框架,对各种“良善生活”观念不偏不倚。
核心主张:国家完全“中立”是不可能的。法律和政策必然会鼓励某种生活方式而抑制另一种。因此,国家不应逃避其责任,而应 积极地通过教育、公共讨论和法律来培养公民美德,促进共同善的实现。
简单比喻:国家不能只做一个裁判,而应像一个 大家庭的家长或学校的导师,有责任引导其成员(公民)朝向更美好、更有德性的生活。
总结:社群主义的整体视角
核心命题 |
自由主义的观点 |
社群主义的观点 |
关键隐喻 |
|---|---|---|---|
自我的本质 |
无牵无挂的、自由选择的自我 |
“嵌入的”或”构成的”自我 |
白纸 vs. 已有故事的书 |
政治的核心 |
保障个人权利和公平程序 |
追求和实现”共同善” |
跑道 vs. 共同目的地 |
道德的来源 |
普遍的、理性的原则 |
源于社群的实践和传统 |
真空中的推理 vs. 泳池中学习 |
国家的角色 |
中立的行为框架 |
培养美德,促进共同善 |
裁判 vs. 导师 |
总而言之,社群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种 深刻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世界观。它提醒我们, 个人的自由与认同离不开健康的社群,而社群的繁荣也依赖于有美德、有担当的个人。它试图在个人主义的时代浪潮中,重新找回 社群、传统和共同价值 对于构成有意义的人生和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