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enology

基于现象学(Phenomenology)哲学的核心思想


现象学是20世纪欧洲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它与其说是一套固定的学说,不如说是一种 哲学方法研究取向。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种“回到事物本身”的彻底尝试,即悬置所有未经检验的先入之见和理论预设,直接描述并分析在意识中直接“显现”出来的现象,以此探寻意识和经验的本质结构,并为所有知识奠定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

现象学的革命性在于它彻底转变了哲学提问的方式。其核心方法与探索路径可以通过下图清晰地展现:

../../../../../../../_images/review50.png

以下,我们将沿此探索路径,深入解析现象学的核心要义。

一、核心口号:“回到事物本身!”

这是现象学的旗帜性口号,但它并非指回到物理事物,而是指:

  • 回到“现象”:即回到在我们的 意识中直接呈现、直接被给予的东西。它强调哲学研究的起点必须是直接的经验,而非任何关于这些经验的理论解释或科学推论。

  • 反对“解释”先行:传统哲学和科学往往不自觉地带着各种理论预设(如“世界由原子构成”、“心灵是大脑的机能”)去解释经验,而现象学要求我们首先**如实地描述**经验本身。

二、根本方法:“悬搁”与“还原”

为了实现“回到事物本身”,胡塞尔设计了一套精密的方法论。

  • 悬搁:又称“中止判断”或“加括号”。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我们 将关于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自然信念以及一切科学理论预设暂时“存而不论”。我们不去问眼前这张桌子是否独立存在,只关注它“向我显现”的样子(如它的颜色、形状、质感)。

  • 还原:通过悬搁,我们从“自然态度”(朴素地相信世界独立存在)转向“现象学态度”,从而:

    1. 现象学还原:将研究领域限定在 纯粹意识现象 之内。

    2. 本质还原:在多样的具体经验中,通过自由想象变更,去发现使某物成为某物的 不变的本质结构 (例如,通过想象各种红色的物体,把握“红”本身的本质)。

    3. 先验还原:这是更彻底的一步,回溯到进行所有意识活动的 先验主体性 (即纯粹的“我思”本身),探寻意识如何为世界赋予意义和秩序。

三、核心发现:意识的“意向性”

这是现象学的基石性概念,由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提出,并被胡塞尔发扬光大。

  • 核心命题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不是封闭的、像盒子一样的内容,它生来就是指向性的、开放的。我们不可能只是“在思考”,而总是在“思考 某事”;不可能只是“在感知”,而总是在“感知 某物”。

  • 重要意义:意向性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它表明,意识和世界(主体和客体)是 内在关联、不可分割 的。现象学研究的单位不是孤立的客体,也不是封闭的主体,而是 “意识活动-意识对象” 这个完整的相关性结构。

四、重要发展:“生活世界”与“存在论转向”

现象学在后续哲学家那里得到了极具创造性的发展。

  •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晚期胡塞尔提出,被现代科学所遗忘的、我们日常直接经验的、前科学的 “生活世界” 才是所有意义的最终源泉。科学世界只是对这个丰富的生活世界的高度抽象化和数学化的结果。

  •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转向”:马丁·海德格尔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研究“存在”本身。他认为,现象学要“让那自身显现者,以自身显现的方式,被从它自身看到”。他分析了“此在”(人的存在)在世界中的生存结构,如“在世之存”、“操心”、“向死而生”,开创了存在主义现象学。

  •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他提出 “身体主体” 的概念,认为我们是通过活生生的、有知觉的身体与世界打交道。身体不是客体,而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媒介和视角**,是世界意义的纽结。

五、核心要义总结

理论维度

核心命题

关键概念与贡献

哲学目标

“回到事物本身”,为哲学奠定绝对明晰的基础。

回到事物本身、严格科学

方法论

通过”悬搁”与”还原”,直面纯粹的意识现象。

悬搁、还原(现象学、本质、先验)、描述

本体论

意识具有”意向性”,主客体在意识活动中统一。

意向性、意识活动-意识对象、相关性

后续发展

从先验意识转向”生活世界”、”存在”和”身体主体”。

生活世界、此在、身体主体

六、思想特质与影响

  • 描述性而非解释性:现象学首要任务是精细地描述经验的结构,而非因果解释。

  • 反自然主义:反对用自然科学(如心理学、物理学)的方法和结论来取代哲学对直接经验的探究。

  • 深远影响:现象学直接孕育了 存在主义 (萨特、加缪),深刻影响了 解释学 (伽达默尔)、后结构主义,以及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文学理论、建筑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

七、总结

总而言之,现象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它是一位 “经验的考古学家”和“意义的守护者” 。它教导我们,在匆忙地用各种宏大理论去解释世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怀着谦卑与专注,回到我们最直接、最鲜活的经验现场,去仔细察看事物是如何向我们显现其自身的。

它的全部工作是对 人类经验 的一次极其彻底和严肃的审视。它提醒我们,那个被科学理论抽象化之前的生活世界,那个我们终日生活于其中、爱恨交织、充满意义的世界,才是哲学思考的真正起点和归宿。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不仅是一场哲学运动,更是一种唤醒我们重新“看”世界的方式。



西方哲学常识


[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 [现象学与物理学唯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