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de Saussure
基于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现代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对陈京元博士案件进行评价。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也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他的核心思想彻底改变了20世纪人们对语言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看法。虽然他生前著述不多,但其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经由学生整理出版后,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将语言学从对语言历史演变的琐碎考据中解放出来,确立为一门研究语言内在结构的独立科学。其核心在于将语言视为一个独立的、共时的符号系统,该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价值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
索绪尔的思想体系主要由以下四大革命性支柱构成,其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语言与言语的区分
这是索绪尔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他严格区分了:
语言:指一个 社会性的、抽象的符号系统,是语言共同体成员共享的语法、词汇和规则的总和。它是 社会的、同质的、相对稳定的。
言语:指 个人对语言系统的具体运用,即每个人在具体情境下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 个人的、异质的、千变万化的。
核心比喻:语言如同象棋的规则,是所有棋手都必须遵守的抽象体系;而言语则如同每一盘具体的棋局,是规则的具体实现。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而非“言语”。
二、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性
索绪尔将语言符号定义为 能指 和 所指 的结合体,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
能指:指语言的 声音形象 (如“树”的发音 [shù])。
所指:指能指所代表的 概念 (如“树”在我们脑中形成的概念,而非现实中的某棵具体的树)。
符号的任意性:这是索绪尔第一原则。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例如,表示“树”的概念,英语用声音形象 [tri:],汉语用 [shù],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这是符号学理论的基石。
符号的线性:能指(语音)在时间上 线性展开,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使得分析符号之间的句段关系成为可能。
三、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区分
索绪尔认为,对语言系统状态的研究优先于对其历史演变的研究。
共时语言学:研究 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语言系统,关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 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例如,研究现代汉语中“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词在系统内的对立关系。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 在时间上的历史演变。例如,研究“父”这个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读音和意义变化。
核心主张: 共时研究优先于历时研究。要理解一个词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将它置于其所在的共时系统中,看它与其他词的关系,而不是追溯它的词源。
四、语言的价值与关系
这是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语言是一个关系系统,要素的价值由差异决定。
价值由关系决定:语言中任何一个符号的价值(意义),都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它 在系统中与其他符号的差异和对立关系 来界定。
著名例子:
“羊”在英语和法语中的价值不同。英语用 sheep (羊肉)和 mutton (活羊)来区分,而法语只用 mouton 一词概括。因此,sheep 的价值是在与 mouton 的差异中确定的。
就像下棋,一个“车”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材质,而在于它在棋盘规则中与其他棋子(将、马、卒等)的 关系和对立。
两种关系:
横组合关系:指在话语中,各个词按线性顺序排列所产生的关系(如“我 | 爱 | 你”)。
纵聚合关系:指在话语的每个位置,可以相互替换的词之间形成的联想关系(如在“我”的位置可替换为“他”、“她”;在“爱”的位置可替换为“喜欢”、“恨”)。
—
核心要义总结
理论维度 |
核心命题 |
关键概念与贡献 |
|---|---|---|
研究对象 |
严格区分”语言”(系统)与”言语”(使用),语言学应研究前者。 |
语言 vs 言语、社会性、系统性 |
符号理论 |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由”能指”(声音形象)和”所指”(概念)结合而成。 |
符号、能指、所指、任意性、线性 |
研究方法 |
共时研究(系统状态)优先于历时研究(历史演变)。 |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
系统理论 |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要素的价值由其在系统中的差异关系决定。 |
价值、关系、差异、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 |
影响与意义
索绪尔的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语言学领域,开启了20世纪的“结构主义”思潮:
语言学:奠定了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石。
符号学: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开创者,其理论被应用于分析一切符号系统(如服装、饮食、仪式等)。
人类学:影响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哲学与文艺理论:影响了罗兰·巴特、拉康、福柯等一大批思想家。
总而言之,索绪尔的核心思想在于完成了一场语言学的“哥白尼式革命”: 将研究焦点从孤立的、历史的语言要素,转向了整体的、共时的语言结构系统。 他告诉我们,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在一个由差异构成的系统中产生的。这一洞见彻底改变了我们看待语言乃至整个文化世界的方式。